服务网点 联系我们 燃气价格
新闻资讯News
家乐福战略牵手国美 全面布局“店中店”模式

410日,家乐福中国宣布与国美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遍布全国各地的200余家家乐福门店将全面引入国美,推出“店中店”。家乐福也由此成为首家与国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店中店”经营模式的外资零售巨头。

面对零售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传统零售企业纷纷打破行业思维定式,通过跨界合作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店中店”模式是零售企业实现流量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有效方式之一。

事实上,早在去年底,首批国美“店中店”已在北京、上海、无锡及杭州等地共11家家乐福门店顺利完成改造并成功落地。截至目前数据,家乐福及国美双方的整体销售情况均较过往有大幅提升。根据此次签署的协议,预计今年7月底前完成200余家门店的战略合作。

据悉,家乐福-国美“店中店”家电专区囊括了国美目前全部的热销单品,包括“大家电、3C商品、智能单品”等优势品类。依托这一模式,家乐福密集的线下网点以及庞大的客流将为国美提供坚实的渠道基础供其挖掘增量客户;而国美强大的供应链资源和专业的服务人员,也有助于丰富家乐福家电产品结构,并提升家乐福家电类销售的专业性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这也就意味着,通过消费场景的进一步打通,双方将可实现品牌的合作共赢。

家乐福集团副总裁,亚洲区总裁兼CEO唐嘉年表示,“深耕中国市场20余年,家乐福不断探索、积极变革,致力于迎合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市场新需求。此次与国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合了双方各自的专业优势。在家乐福集团‘2022转型计划’的指导下,我们将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建立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我们对‘店中店’这一模式充满信心,相信和国美的合作能够更好的为中国的消费者服务。”

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表示,与家乐福合作是国美“供应链输出商”转型的又一成果,双方优势协同将产生1+1>2的效果。未来,国美将深化“家·生活”战略转型,继续推进向整体方案提供商、服务解决商和供应链输出商的产业角色转变,以更高效、更精准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满足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充分受益。

对于双方的合作,联商高级顾问团主任周勇认为,大卖场是老业态,家电也不是新品类,没必要线下卖,以后都可以线上卖。如果双方会员信息不能打通,很难出实效。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云栖居士表示,这个模式无所谓好坏,对销售的提升可能也有限,但是对服务的提升和体验有很大帮助,覆盖的商圈范围也会有很大提升。国美与家乐福的合作只是另一个版本的"苏宁+大润发",不同的是"苏宁+大润发"是阿里系,"国美+家乐福"是腾讯系,由此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如果腾讯做坐庄,把国美和京东也联姻一下,可能更有搞头,这样苏宁可能会更头疼。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认为,超市去运化营,转型做分租商。超市行业面临无法通过提升毛利来获得更高的盈利能力,无法通过规模获取供应链议价能力,以及无法打破单店销售天花板。在三大方向全部突围失败后,超市开始转型通过贩卖仅有的流量维持生存。以高鑫零售为例,2018财年利润41.96亿,租金收益38.08亿。2018年底,家电全部退出,转为分租给苏宁后,高鑫零售的租金收益可能在19年直接突破40亿大关。高鑫零售租金收入远超宝龙、龙湖、大悦城等国内知名商业地产公司,已经转身为国内大型分租商。

家乐福在突围无望时,基本放弃挣扎,退出家电板块意味着运营上的绝望以及开始模仿大润发转型为分租商。分租业务的不断扩张会加大超市与购物中心租赁业务的矛盾。大润发被万达封杀,至今未能解封,不是没有原因的。购物中心以低租金+免租吸引超市入驻,看中的是超市的流量,而超市把流量在内场过分稀释后,流量价值会迅速降低,导致购物中心付出与回报不成比率。超市如果在分租业务上无序扩张,会引发购物中心的全面反弹,逼退场、缩小营业面积等事件,未来可能会成为常态。

(联商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