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机构普遍认为“资产负债管理模型与工具”与“风险管理目标与工具”是资产负债管理与风险管理中最薄弱的部分,风险偏好体系和资产负债管理仍是今年重点关注专题。”
9月28日,普华永道发布的2018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调查报告得出以上分析。
本次调查报告是普华永道自2016年以来第三次开展的系列调查报告,针对偿二代实施以来行业的风险管理状况与变化进行跟踪调查。鉴于2018年,新的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出台,今年的报告中又增加了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
此次报告,是基于普华永道在2018年6-8月期间,向国内115家保险公司发出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82份。
报告显示,2018年行业对SARMRA(即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得分预期更为谨慎,82家受访机构的平均预期得分为77.77,较往年受访机构的平均预期有所下降,这与当前严监管环境下的市场预期是一致的。
受访机构中,超过九成保险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风险管理框架。在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初步完善基础上,保险行业下一步工作面临风险管理实施和落地的挑战,包括数据和系统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模型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等专项工作的推进、以及风险管理嵌入公司决策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流动性风险超过操作风险成为今年受访机构第二大薄弱的子风险领域。
对于中小保险公司特别是资产驱动负债类型的公司在A股市场上进行减持是否受流动性的影响,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受《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保险134号文)监管影响,之前的短期型的银保趸交产品受限,公司现金流吃紧,会考虑出售资产来获得现金流;另一方面,之前的有些保险公司举牌行为在监管角度上也是不鼓励的,所以在市场比较不错的情况下选择出售资产是一种合理的行为。
就资产负债管理调研结果而言,根据2018年3月颁布的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2018年1季度受访机构对资产负债管理量化评估预期得分分布在60-80的区间最集中,行业平均预期得分68.87分,71%受访机构预期得分在60-90分之间,小型公司预期较低,寿险预期好于财险。
与资产负债管理量化评估类似,受访机构对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预计得分在60-80分段集中,平均预计得分为66.48分,预计得分在80分以上或50分以下的受访机构各占11%。同量化评估一致,大、中型公司的整体得分远高于中小型公司,寿险的预计得分略好于财险。
“分析与量化模型的复杂性”、“人员不足和经验欠缺”和“跨部门的职责分工、协调沟通与工作配合”是受访机构普遍认为公司推进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三大挑战,受访机构一半以上都认可该类选项,且各类型和规模的公司的观点无明显差异。
约65%受访机构已将资产负债管理相关机制融入公司经营决策和关键环节,其中以资产配置最为明显,占所有受访机构50%以上;全部大型公司均已将资产负债管理机制融入公司决策。
(经济观察报)